当前位置: 首页>数字重庆建设>服务高品质生活>质量强市

累计建成310个 重庆大力建设市级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

发布时间:2025-09-10 15:18
发布时间:2025-09-10 15:18
字号: [小] [大] 【打印正文】
分享到:

9月9日,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,借助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区块链、5G等新技术,我市已累计建成310个市级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,传统种植、养殖业实现从靠经验到用“数据”种养。

“3个人,一年出栏6万多只肉兔,年产值约250万元。”9月9日,渝北区统景镇长堰村,智能化肉兔养殖场管家叶志国说,“有了数字技术助力,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和饲养成本,还提高了养殖效率和质量,肉兔的精肉率提高到60%。”

为壮大村集体经济,带动村民增收,长堰村整合项目资金700万元新建了一座肉兔养殖场,配套了投料、清粪、喷雾消毒、生物除臭等智能化系统,除注射疫苗还需依靠人工外,其他环节全部实现了自动化、智能化。针对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,该养殖场以全智能化温控系统替代传统人工降温,多个温度传感器24小时采集兔舍温度、湿度等数据,一旦温度过高,系统会自动发出指令,启动降温湿帘和风机降温。

数字赋能也让种植业实现了精细化管理:在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的全国首个丘陵山地数字化无人果园,通过智慧化的管理平台可提前推测每株树体果实的产量,为无人机施肥、用药、灌溉等提供全过程科学指导;在市农科院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的“鱼菜共生AI工厂”,蔬菜栽培、病虫害巡检、鱼生命体征监测等实现了智能化作业,鱼粪通过水资源化处理转化为水溶性肥料,实现了种养循环全利用。

目前,通过实施智慧农业建设工程,我市农业领域正加快数字化转型,已累计建成数字种业、数字种植业、数字畜牧业、数字渔业、数字加工业等市级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310个。

下一步,我市将充分发挥农业农村部西南山地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(部省)、西南大学、5所智慧农业学院等作用,加强农业科技创新,加大农业核心算法、农业机器人、农业传感器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,提高自主创新能力。此外,将聚焦农业数字经济“10+N”架构体系,引导区县和链主企业揭榜挂帅建设细分行业大脑,加速推进未来农场建设,培育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智慧种业、智慧种植业、智慧畜牧业、智慧渔业基地。

我是“渝快小宝”
点击我,为您语音播报

您即将离开“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-官网网站”